【名片】干娇娜,中共党员,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1701班学生。在校期间,连续四年保持专业第一,其中有46门课程在90分以上。先后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优秀奖、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、校级奖学金3次,曾获得省级奖励4项,校级奖励20项,院级奖励4项;校三好学生标兵、校三八红旗手、大学生自强之星、舜德学子等荣誉称号。现已考取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。
坚持4年 每天学习14个小时
“兴趣是深扎在土壤中的根系,持续投入是温和的阳光和丰富的养分,这两种要素相互结合起来,终能摘得学问的甜果。”干娇娜认为,学习要保持浓厚兴趣并持续投入,拥有足够的新鲜感和饥饿感。课前,她会提前学习老师推荐的相关书籍;课上,全神贯注积极地与老师互动。课后,找老师交流不懂的地方,及时完成课堂任务。
从大一入学开始,干娇娜一直坚持五点半起床,六点去图书馆学习,“六点到八点可以让我每天多学两个小时”,她表示,图书馆安静的环境能够让她静下心来充实自己,良好的生活作息让她每天都精力充沛。她利用好所有闲余时间,始终坚持每天学习14个小时以上,这帮助她在专业课程上取得了全优。
在英语的学习上,干娇娜认为基础是相当关键的,“单词和语法是学习英语的基石,要多看,多记,多积累,勤能补拙。”同时,培养语感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,“经常看英语电影和节目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领悟阅读。”这些习惯帮助她轻松通过英语四六级。
刻苦钻研 努力提升教师技能
大二,干娇娜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廖雅琴的指导下,参加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。利用暑假假期,在确立《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战的战略地位》这一选题后,她和搭档孙梦芝同学立马围绕主题思想开展准备工作,查找大量的资料和相关教案,并提取要点。确定选题大纲,分工拟写初稿,修改完善教案……她们每天改,每天磨,互相探讨,相互鼓励,终于进入磨课阶段。
如何自然地引入课程内容?如何将科学探究的过程贯穿到教学中?如何抓住重点、难点,如何把控时间?……廖雅琴老师从总体到局部,由简入繁对她们进行指导,让干娇娜明确了努力的方向,在课堂教学形式、言行举止、谈吐风度都大有改进。“在与老师的交流中,我深切体会到一堂‘金课’是精巧而自然的设计,而不是生硬地灌输一个个知识点。”干娇娜说,“这次比赛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,也让我在成为优秀教师路上有了更多冲劲。”
此外,干娇娜十分热爱学术研究,曾独立撰写《网络剧失范现象带来的伦理问题思考》,并作为唯一本科生参加2019 年中国伦理学大会。参加伦理学大会不仅拓宽了她的眼界,感受到真正学术讨论的氛围,同时促使她坚定考研的决心。
不畏坎坷 圆梦华东师大
“令人心动的offer”背后是全力以赴的准备。“滴答滴答滴答”五点半的闹钟准时响起,干娇娜一激灵从床上爬起,距离考研还有365天,拿出厚厚的专业书,她一鼓作气背到中午;下午一点,她准时“精翻”英语阅读;到了三点,干娇娜就拿出政治书,勾勾画画记忆重点;晚上六点,干娇娜还会专门腾出一个小时来复习早上背诵的内容;睡前,她会合理利用手机APP去刷题、背单词。她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,不敢让自己有一丝懈怠。
这样充实的一天,干娇娜从准备考研的第一天起,她就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——“啃”下几十本专业书籍、每天多达14小时的学习计划。早上五点半起床,背诵英语单词、政治,直到晚上十一点入睡。这已经成了她日复一日,月复一月的常态,直到冲刺。
时光不负有心人,星光不负赶路人。凭着这般自律和拼搏,干娇娜最终考取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,回忆起备考时光,她说道:“备忘录里满满都是鼓励自己的话,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贴满了梦想学校的图片,只要一想到有可能拿到心仪offer,就一下子有了干劲儿!”
在追梦的路上,干娇娜说,不曾停歇,也不曾言弃。正是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带她披荆斩棘,克服重重困难,成就了今天的自己。“她一直很优秀,而且一直在进步。她可以把学习、工作、生活、娱乐安排得井井有条,有规划地闪闪发光。”干娇娜好友孙梦芝同学说:“她一步一步成为独特的‘发光体’,也鼓舞着身边的人一起成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