潇湘大讲堂里,电脑、投影、调控键盘是他工作的三大“利刃”,只见他熟练地弯着腰将投影仪的视频接入口插到笔记本电脑上,然后全神贯注盯着屏幕,不断地摁键调控,屏幕的光影明暗交替变化,光打在他脸上,是一张瘦削而认真的面孔。
自2005年被聘任到学校资产管理处后,他每天与电器为伍,从事教学仪器设备和办公设备的维修、维护工作,已兢兢业业工作13年,平均每年为学校维修专业仪器、舞台灯光、电脑、空调、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约一千余件。他就是唐凌云,一张平凡的让人容易淡忘却不能忘记的科院维修“110名片”。
第一次采访他时,记者颠覆了常规办公室“一张干净的椅子和配套的桌子”的印象,映入眼帘的是他别具风格的办公室——贴放着墙壁的是大型置物架,架子上搁着的是各种损坏的投影仪、电子屏、电脑零部件,就连桌子摆放的全都是他即将修理的设备,为了方便凳子也成了他放工具的地方,满满当当,一如他对待工作的全心全意。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,随处可见维修室常有的灰屑,让人敬畏。“来来来你们坐,凳子脏,垫张纸吧!”唐凌云不好意思地递来几张白纸,明亮的眸子中闪着热情的光。
“维修和医生有异曲同工之妙,医生看病需要望、闻、问、切,做维修工作也要仔细周到,时常要注意,闻一闻机器是否烧焦,看一看设备能否在正常运转,比如看这里……”唐凌云认真地说着,拿着投影仪向记者举例。
保运行,保正常是他这个“维修医生”的行为准则。每次学校有大型活动,他都会提前到达,调试好各机器,保证它正常运行,不出现意外已经成为他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。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,就例如前段时间潇湘大讲堂下午四点有活动,他三点就提前到达会场,进行准备工作。一进门,先找到插电孔、排插,这是进行工作的最基础环节,再对机器进行检查,用他的话来说是“望闻问切”。发现一切都OK,便熟练地重复着熟练的动作。正是因为有这样敬业的态度,唐凌云曾在烈日炎炎的一天内来回跑二十多趟赶维修工作,而许多人在夏日却是连门都不愿意出的,这就像他所说的“把实验仪器修好,让我们正常上课,找到工作的意义,胜过一切”。
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,唐凌云习惯随身带一个U盘,里面存着各式各样的插件与应用程序,他知道工作随时会来,他要尽力做好万全准备。“不论上班下班,学校所有的教学设备都是他一个人在修,长年累月骑着自己的摩托车穿梭在校园里,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。”一说起唐凌云的工作情况,同事朱骄扬透露出来的是毫不掩饰的赞赏,正如她对唐凌云的中肯评价:“扎扎实实、认认真真、任劳任怨。”
从2005年进入湘科院开始工作,唐凌云已与他心爱的仪器朝夕相伴了十多个寒暑。“虽然辛苦,但修好了,就很有成就感。”他微笑着对我们说,眼神里满是坚定。虽然工作忙碌,虽然事务琐碎,但他认为做了自己最喜欢的事。就算是在休息日,他也喜欢与仪器“黏”在一起,喜欢看网上的维修视频,喜欢捣鼓各种机器——拆卸、研究、重组……唐凌云跟我们说,“这份工作,我会一直干下去,干到退休。”因为对机器愈来愈深的热爱,他一路坚守,三千大道,只取一途。
唐凌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维修学习,这条路是他这么多年钻研出来的,而他的秘诀就是遇到不懂就上网搜索,遇到不会的就向人请教。“发现问题,及时学习;遇见问题,及时解决。”这是他对自己自学维修的一个总结。生化院有一个鼓风机,是九十年代的产品,电机买不到了,产家也停产了,他就想办法改造了风路循环系统,让鼓风机重新活了过来;摇船的控温器烧坏了,因为药品腐蚀,设备要报废,他不想,就改造了数字控温电路让它重新焕发生机……“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,只要肯钻研。多动手,多实践。理论学的再好,不去实践,也解决不了问题。”平白的话语,道出他对维修深深的感悟。
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:“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,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,才能运转自如,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。螺丝钉虽小,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,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。”
唐凌云老师就是这样一颗螺丝钉,哪里需要他,他就钻往哪里。十三年的漫漫维修长路,印着他无数坚实的脚印,在未来,他还会继续以认真负责的风貌、爱岗敬业的态度、钻研进取的精神,为湘科院洒下属于他自己的光和热。